共同打開美麗中國動人畫卷 融媒體新聞一部聯合六省區媒體聚焦首個全國生態日
2023年08月16日 11:118月15日,我國迎來首個“全國生態文明日”,融媒體新聞一部聯合浙粵冀云青蒙六地媒體推出融媒體特別節目《為了生生不息的家園》,在各參與媒體平臺同步直播。直播共分為七個章節,分別對應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、草、沙,七地媒體的多路記者帶著觀眾從浙江湖州出發,一睹各地統籌“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”的成功經驗,共同打開美麗中國的動人畫卷。
技術是媒體融合的催化劑,利用新技術不斷拓寬新聞報道場景成為本次直播的創新之處。節目多個章節以衛星影像作為引子,用跨10年甚至20年對比的方式,展現當地生態保護的成就。在“山”這一篇章中,這樣開頭:“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張衛星圖,就是浙江余村。2009年,距離余村關閉最后一間水泥廠已經過去了5年,而長期開采留下的瘡疤依然清晰可見,裸露的山體、枯葉色的大地,此時的余村還在沉重地療傷、等待蝶變。2013年,隨著浙江省全面展開三改一拆四邊三化五水共治,這里開始有了明顯變化?,F在這張圖是2023年,我們可以看到,余村的森林、植被覆蓋率均達到了85%以上,相較于2009年的遍地枯黃,現在的余村已經被綠色覆蓋。”一組組衛星影像的直觀對比,見證了歲月流轉中的山村巨變,放眼廣闊大地,這場美麗接力正煥發新的生機,生態環境的投入一點一點轉變為觸手可及的美好生活。
全媒體時代,構建立體化傳播格局是主流媒體擴大影響力的關鍵。本次融媒體特別節目中,總臺聯合浙江省安吉縣融媒體新聞中心、廣東廣播電視臺融電新聞、河北廣播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、云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、青海廣播電視臺、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廣播電視臺的同仁們一起兵分多路,通過接力的方式,沿著總書記的足跡,見證高質量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成效。在“草”這一篇章中,主創團隊與青海廣播電視臺溝通之后,對方給予大力支持,迅速組成七人拍攝團隊,分兩組赴兩地進行拍攝。經多方溝通,青海段的拍攝充分展示了青海湖“草—河—湖—魚—鳥”和諧共生的優美畫卷,以及高原牧場堅持生態保護優先,實現“生態、生產、生活”三生共贏的美好場景,展現出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顯著成效。直播中,各參與媒體充分利用新技術、新手段,同步聯合直播互動,實現了大屏背書、小屏發力,橫屏傳播、豎屏交互。
截至8月15日中午12時,“江蘇新聞”微博發布《為了生生不息的家園》圖文、短視頻、直播等17條報道。其中,主話題#為了生生不息的家園#登上微博全國要聞榜,預告片《90秒看長江江蘇段生物多樣之美》、直播拆條短視頻《何以青綠?一個視頻告訴你美麗江蘇有多拼》《浙江安吉余村:灰蒙蒙礦山村華麗變身綠水青山打卡地》《青海湖水體面積比十年前增加220平方公里》《明明長得綠油油為啥叫它們紅樹林?剝開樹皮后明白》《揭秘河北滄州這片鹽堿地如何變良田》《云南洱海蝶變的生態密碼》《內蒙古新華林場從荒漠沙丘變綠洲美景》等12條登上微博同城熱搜榜。